上将韩先楚生平未败一次,抗战时却被雪藏五年,到东北后一夜崛起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0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
韩先楚将军,一生打仗没输过,牛吧?抗战那会儿,居然被晾了五年,这搁谁身上都憋屈。结果到了东北,立马就冒出来了,这速度,真是让人惊叹!

大家都知道韩先楚将军战功累累,是咱们军队的大功臣。但是,很少有人知道抗日战争最惨烈的时候,他竟然消失了五年!更让人奇怪的是,这可是个在八路军时期就当上旅长的猛将,咋关键时刻就被“冷藏”了呢? 后来他重回战场,在东北打仗,一下子就名声大噪,连林彪、罗荣桓那些大领导都对他刮目相看。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?

从旅长到被雪藏:这剧情反转,太精彩了!

1940年,八路军115师344旅指挥部,突然传来好消息:韩先楚升副旅长了!这消息一出,旅里战士们都乐开了花,纷纷为这位年轻的领导开心。

344旅,那可不是一般的部队! 它的第一个旅长是徐海东,政委是黄克诚,这俩都是咱们军队的顶尖人物。 他们带队,344旅打出了名气,成了八路军里响当当的一支队伍。

韩先楚当上副旅长,那可不是走后门靠关系!他之前升职升得贼快,从副团长变成团长,只花了4个月。这在八路军里,可不多见。

韩先楚将军正春风得意,事业一片光明,结果突然变故来了。1941年2月,延安那边发来命令,让他回延安学习。这真是让人跌破眼镜!

这命令,很多人摸不着头脑。抗日战争打得正凶,韩先楚那样的厉害将领,不应该继续在前线带兵打仗吗?

那时啊,不少军队领导也收到了同样的命令。因为党准备开七大,需要很多好干部回延安开会学习,统一认识。就连在前面打仗的朱德总司令,都得抽空回延安学习。

没想到啊没想到,这一走,居然是五年!

这五年啊,延安那情况也是一天一个样。本来要开的七大,一拖再拖,那些干部,比如韩先楚,就只能继续在延安待着学习。白天上课,晚上还得参加劳动,真够累的。

真巧,当时在延安学习的领导干部足足有120个,好多后来都成了大名鼎鼎的将军。跟韩先楚一样,那会儿他们都在认真学习,为以后打仗做准备。

1943年,一大批从前线回来的指挥员去延安学习,这其中就有后来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朱瑞。这些人学习完,有的回前线打仗去了,有的就留在延安继续工作,反正大家都有安排。

韩先楚在延安待了整整五年。这五年,他一声不吭,没提过要回战场,也没见他着急上火。每天除了学习,就跟着大伙儿参加延安的大生产运动,带头种地,那叫一个积极。

1946年初,韩先楚接到新任务,东北打仗正紧,急需厉害的指挥员。他二话不说,立马赶往东北,当上了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的副司令。

这次行动,那可是要震惊全国的大事!不过,这事儿以后再说,咱们先按下不表。

延安那五年:隐藏实力的五年或者更口语化一点:延安的五年:闷声发大财的五年

1941年春天,延安杏花开了,可热闹了。韩先楚刚到延安,就赶上大批高级干部从前线回来学习,那场面,真是人山人海。

中央党校,韩先楚碰见不少老熟人。 比如从山东前线回来的徐向前将军,还有从晋西北前线回来的刘亚楼他们。 这些人都是接到命令,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预备会议的。

毛主席特别重视培养高级干部,经常亲自到中央党校给他们上课。有一次讲课,毛主席说,领导人要管好大局,不能只会打仗,还得懂政治。韩先楚他们当时都听进去了,印象很深。

延安那些领导干部,除了读书学习,还得下地干活,搞什么大生产。1942年春天,韩先楚他们就在南泥湾种地,那会儿延安缺啥少啥,大家都得自己种粮食,自己解决吃穿问题。

南泥湾那会儿,韩先楚碰上个厉害人物,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,算是他的老师。左权将军经常跟大家聊军事,分析国际形势,给我们这些小兵上课。结果1942年5月,左权将军打仗牺牲了,大家都特别难过。

1943年冬天,延安来了批新学员, 其中就有日后赫赫有名的东野炮兵司令朱瑞。朱瑞把前线的情况详细说了说,韩先楚他们这才对敌后战场的局势了解得更透彻了。

韩先楚在延安学习那会儿,赶上了好几次重要的军事会议。1944年秋天,有一次会议,彭德怀将军亲自讲了百团大战的经验和教训,这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,韩先楚对打大仗这事儿有了更透彻的认识。

1945年春天,聂荣臻将军在一场军事会议上,给大伙儿好好讲了讲怎么利用地势打游击战,那都是战场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。 这直接影响了韩先楚后来在东北战场上指挥作战,为他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韩先楚在延安待了五年,表面上远离了激烈的战场,实际上却好好学习了一番,给自己充了回电。他每天除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,还专门啃了不少军事方面的书,比如什么《战争论》、《孙子兵法》这些经典,可真是下了功夫。

那阵子,延安军事学院请来了苏联红军的军事顾问上课,讲的都是苏德战场上刚发生的仗,给了咱们军队不少建设方面的建议,真是让人长见识。

1946年初,抗战刚赢,东北那边越来越乱。有一天,组织上找到韩先楚,让他赶紧去东北。这时的韩先楚,可不是五年前那个只会打仗的小伙子了,他已经成了又懂政治又会打仗的厉害人物。

东北那块地儿,正等着这位经历过不少风雨的老将呢,一场大仗马上就要打响了。

东北战场,那真是群英荟萃啊!好多厉害的大人物都在那儿!

1946年二月,东北那叫一个冷啊!韩先楚刚到东北,就收到个让人下巴都快掉下来的任命: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。这消息当时可是炸开了锅,你想啊,跟他一块从八路军时期带兵的,比如李天佑、刘震、吴克华他们,那都是纵队司令员了,韩先楚居然只是副的?这差距,啧啧啧……

结果呢?没多久大家就看明白了,这任命顶多算个过渡。东北那块儿,地儿大,仗也多,韩先楚这小子要露一手真本事了!

机会来了,说来就来。一九四六年春天,咱们第四纵队碰上了新开岭这场硬仗。这仗可太关键了,对手是国民党那边的王牌军,号称“千里驹”的二十五师,厉害着呢!

一开始,四纵的情况不太妙。10师的三个团到处跑,有两个团离师部都有二十里地。部队这么分散,当时那情况,太危险了!

仗打得正激烈呢,韩先楚突然来个大招:把所有炮都堆一起,来个猛烈的炮击。这主意当时听着挺吓人的,毕竟其他地方就沒炮支援了。

结果呢?真打对了!部队集中火力一顿猛攻,老爷岭没多久就拿下啦,25师直接就垮了。这一仗,咱们在东北战场上第一次全歼了敌人一个整师,这可是大胜利!

新开岭打赢了,东北那边的领导和军队高层都对韩先楚另眼相看。 紧接着,更大的挑战来了。

四保临江那仗,四纵司令胡奇才生病住院了。按说,接下来应该找个老资格的将军顶上,临时指挥一下。结果呢?东总直接让韩先楚这个副司令上,这可把大家都惊着了。

这场仗,韩先楚可真是指挥得牛!他只带了四个纵队三个师的人马,就在敌人后方到处转悠,打游击,搞得声势浩大,把敌人唬得一愣一愣的,以为来了十几万大军。 杜聿明急了,赶紧从进攻南满的部队里调了三个师回来,结果韩先楚这一招“声东击西”,直接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向。

韩先楚真正出名,是因为那场惊心动魄的第四次保卫临江战役。 这场仗,他跟三纵司令曾克林一起指挥。 两人打仗的办法不一样,吵了起来,最后韩先楚的办法得到了东北局的大领导萧劲光、陈云首肯。

更没想到的是,东总居然让韩先楚一个人指挥三纵和四纵。这在当时可是特例,一般来说,应该是正司令员曾克林指挥才对。

这次仗打得,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,比咱们这边整整多出25倍!这下子他们想打南满的计划彻底泡汤了。仗一打完,东总立马就让韩先楚接替曾克林当三纵司令。

这下东北可热闹了,又来了一位厉害的将军!这位从延安回来的,打仗那叫一个棒,一场接一场的大胜仗,实力杠杠的。接下来,他还要去海南岛打仗,听说那仗更厉害呢!

以弱胜强?这军事才能,真牛! 从小兵到将军,全是靠真本事打出来的! 这可不是吹的,真真切切的战场经验堆出来的本事! 你看那些个强敌,一个个都栽在他手里,想想就刺激! 这人才,战略战术都玩得溜,简直是军事天才!

大家都说,打仗就像下棋,最重要的是看清局势和兵力部署。韩先楚在东北打仗,每次都能赢,因为他特别会看局势。

1946年冬天,威远堡那场仗,真是精彩!国民党53军116师,兵分两路,一部分(师部加一个团)在威远堡,另一部分(两个团)在西丰。按说,应该先打离得近的西丰那两个团,这本来是咱们三纵领导一开始的计划。

韩先楚这时候来了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:直接冲威远堡!他解释说,西丰那地方,硬攻肯定很费劲,要是磨叽半天,敌人援兵来了,咱们就麻烦了。但威远堡虽然远点,可它能一锅端敌人的指挥部,这可是个好主意。

这个主意一开始很多人不买账,特别是三纵政委罗舜初,觉得太冒险了。结果呢?韩先楚眼光准着呢!部队直接杀到威远堡,一口气端了116师指挥部和一个团,接着转身往南打,又灭了西丰的一个团。

韩先楚有个绝活儿,就是能一下子打敌人最疼的地方。在新开岭那仗,他发明了一种新打法,叫“火力集中”。当时四纵的部队都习惯各自打各自的,炮火稀稀拉拉的。韩先楚却说,咱们把所有炮都集中到一个点上,狠狠地打,打出一个缺口。这招后来东北野战军都学去了。

1947年春天,韩先楚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,可把大家伙儿都惊着了。当时,敌人一个加强团气势汹汹地朝咱军队冲过来,一般领导肯定得硬碰硬,可韩先楚却来了个出奇制胜。他发现敌人队伍散散拉拉的,中间空了一大块,立刻命令部队悄悄藏起来,然后瞅准时机,直接从敌人中间杀进去,把敌人拦腰截断,最后全歼了这个加强团。

四保临江那仗,韩先楚真厉害!敌人兵多势众,他没傻乎乎地等着挨打,反而主动进攻,还使了个调虎离山的计策。部队到处跑,故意装出人很多的样子,把敌人给忽悠瘸了。

威远堡那仗,韩先楚又秀了一把他的军事才能。别人都在琢磨怎么进攻,他却想着怎么把敌人各个击破。韩先楚的主意是先干掉敌人的指挥部,让他们彻底乱套。这招狠的,正好是他当年在延安五年学到的东西,用上了。

韩先楚打仗,那可不是光靠猛冲猛打,人家脑子特别清楚。他特别会看局势,就算咱们人少敌方人多,也能找到赢的关键。那些战例都说明了这点。

仗越打越大,韩先楚那套打仗的招数越用越顺手,最后整合成一套完整的办法。这为他以后打海南岛那仗,立了大功。

从副司令升到上将,这妥妥的是实打实的本事啊! заслуженное повышение!

1949年春天,韩先楚要打海南岛,谁知道他几年前还是个副司令? 可是他在东北打仗,真本事都露出来了。

其实韩先楚当三纵司令,大家没那么意外。第四次保卫临江那仗打完,东北野战军总部就看上韩先楚了,对他能力挺服气的。这事儿还有个内幕:在正式宣布韩先楚当司令之前,林彪还专门开会研究,仔细琢磨了韩先楚以前几次大战的表现。

1948年春天,韩先楚指挥三纵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。当时,敌人一个主力师在我们部队面前大摇大摆地走,韩先楚没按老套路正面硬刚,而是偷偷跟着敌人。等敌人露出马脚,三纵立马发动进攻,只用半天工夫就把这个主力师全给消灭了,这战打得可真叫精彩!

林彪那句话,战役一结束就说了,就四个字:“这是精兵作战的典范”。 这话后来在东北野战军里传遍了,大家都知道了。

解放战争后期,韩先楚碰上了个大难题:打海南岛。这可是头一回打海战,登陆作战,比以前那些仗难多了。

海南岛战役前,韩先楚出了个奇招:用渔民的小船偷渡!这主意一开始,很多人都不信,觉得太冒险了。可韩先楚早计划好了:趁着黑夜,几百条小渔船一起出发,分散行动,就算敌人发现了,也够他们喝一壶的。最后,大家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,它也确实成了打赢海南岛战役的关键。

海南岛那仗一开打,韩先楚又露一手了,指挥能力杠杠的。他瞅准了海南岛的地势,用了“化整为零,以小搏大”的招数。部队一上岛就分散到山里,扎根打游击,慢慢地消耗敌人的兵力。这招既不跟敌人硬碰硬,又能充分发挥咱们军队灵活机动的优势。

1955年,国家要给军队授军衔了,韩先楚居然直接成了上将!这消息一出,不少人就开始嘀咕:跟韩先楚同一时期当纵队司令的那么多人,都只是中将,他凭啥直接跳一级?

韩先楚的本事,全看他的战绩就知道了!从东北打到海南岛,他指挥的仗,哪次没赢?关键是,每次都是咱们人少敌人多,硬是给他赢了!这哥们儿太厉害了,总能抓住机会,一出手就能找到赢的关键。

1955年9月27号,中南海怀仁堂,给将军们授衔,那场面可热闹了!朱德总司令亲自给韩先楚戴上上将军衔,底下掌声雷动。韩先楚啊,从一个普通的纵队副司令,一步步打仗打出来的功劳,最后成了上将,这经历够传奇的!



热点资讯

“双老组合”助AC米兰再次崛起!莫德里奇旁,新星崭露头角

AC米兰本赛季的开局确实糟糕,输给克雷莫内塞让阿莱格里怒火中烧,许多球迷也将矛头指向俱乐部的关键问题。但随后的比赛表现显示,米兰不仅开启连胜,而且展现出出色的竞技水平。 尤其是最近一场联赛和杯赛比赛中,球队表现高效且精湛,特别是中场发挥出色,仿佛重现红黑军团全盛时期的风采。其中,莫德里奇老将的价值和经验贡献不可或缺,他不仅稳坐主力位置,还为阿莱格里提供了坚实支持。 除了莫德里奇,新秀拉比奥特的加入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。这位球员最初来到米兰时备受圣西罗球迷们怀疑,因为此前他索要高薪,且存在一定的争...

相关资讯